近年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从聚光灯下来到大众中间,人工智能再次展现改变世界的强大魅力。在其描绘的未来蓝图中,人与车的关系被重新定义。
我们看到,在北京、广州等地,自动驾驶出租服务逐步向社会敞开,表明这一技术正突破黑科技身份而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部分。在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看来,自动驾驶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移动空间”,它将能支撑人在任意状态中、前往任意方向的移动操作,由此创造更高生活质量和更多经济效益。
成立以来,小马智行专注提供安全、先进、可靠的自动驾驶技术,并凭借全栈式软硬件开发能力独占行业鳌头,成为资本亲睐的宠儿。虽则如此,彭军坦言自动驾驶场景想要获得商业化落地,并非外界想象的从0到1,一蹴而就。算法算力、软硬件、产业链、政策法规……每一个环节都构成挑战,影响成败。
在带领小马智行实现自动驾驶技术无人化和应用规模化的过程中,彭军曾走过弯路,也越过低谷,但他对技术的追寻无关市场冷热,让自动驾驶触手可及的愿景也从未改变。在弯路中学习,过弯道时超车,而今这匹“小马”得以跑得更快、更稳、亦更远。
七年磨砺,无畏弯路
2016年,彭军和楼天城从百度出走,决定联手创业。当年十二月,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诞生于美国加州,成立硅谷研发中心。
一位是百度前任自动驾驶部门首席架构师,专攻整体战略规划与发展管理;一位曾是百度最年轻的T10级工程师,服务过谷歌旗下Waymo(自动驾驶公司)核心技术研发——两个高学历创始人的实力背景很快吸引资本市场的注意。
一众出身清华、斯坦福等名校的技术人才聚于麾下,红杉、IDG等头部风投机构的投资蜂拥而至,将小马智行迅速推上高估值、高期待的前沿产业阵地。
在美国推进无人车道路测试的同时,彭军将视线转向国内。2017年底,彭军来到广州南沙,这是他与这片创业热土的初次相逢。
他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培育高新科技的政策土壤,看到优良营商环境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也由此望见小马智行在国内奔腾的可能。
尽管当时公司在广州并没有团队基础——“既没有车,也没有路,没有人”,但彭军希望,来年春天就让无人车跑上路。
于是在短短两个月内,技术与运营团队火速集结广州,新的研发中心落地。2018年春天,小马智行与广汽集团顺利签约,组建中国首支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队;当年12月,顺势推出国内首个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服务PonyPilot。
公司驻扎的灵山岛,也由无人行车的荒地变成推广智驾的良田。从路上的无人,到主驾的无人,彭军见证着城市与技术的共同发展,深感兴奋。在通勤高峰期人流与车流混合的复杂场景中,他与合伙人楼天城一遍遍讨论着,如何改进技术应对各种突发路况,如何为大众出行需求提供更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彭军相信,“让坐车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达成这件事本身已能证明小马智行存在的价值。
不过,置身环境形势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依靠自研技术跑出“加速度”的新兴产业也难免遭遇波荡而寒气袭身。在彭军的创业记忆中,也有过一段印象深刻的“弯路”。
2020上半年,随着新冠疫情蔓延全球,自动驾驶赛道玩家面临市场融资进入低谷、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不易、被动业务收缩等难题。“疫情的发生带来不确定性”, 彭军同样在短期内迎来多重压力。一面是物流受疫情冲击,芯片供货不足,影响规模化改装产线;一面是小马智行正进入和知名车企丰田谈合作的攻坚阶段,项目不容差池。
彭军感受到一些挫败,但并不将此视为一次磕碰。“走过的弯路就当是一个学习过程,(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调整”, 这样自我诊断、积极复盘的良好心态,包含来自首席技术官楼天城的支持——工程师出身的他,遇到问题不是急于抱怨,而是优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两位创始人的稳健性格培养了公司低调务实的工程师文化,也辅助小马智行一路扛过风险,翻山越岭。
熬过寒冬,进入2022,小马智行迎来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加快落地的重要一年。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在多地获得运营资格,自动驾驶货运服务(Robotruck)建立“黄金三角”,乘用车自动驾驶(POV)业务也崭露头角。
4月,小马智行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出租汽车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100辆自动驾驶汽车获批在广州南沙全域803平方公里范围内开跑。12月,北京颁布“无人化车外远程阶段”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许可(整车无人),小马智行亦榜上有名,与百度各占半壁江山。
而自动驾驶不单指向各种汽车出行场景,还可关联更广泛的运输业务,如为货运分担人力、降本节流。2022年下半年,30辆由小马智行联合三一重卡打造的自动驾驶重卡,交付青骓物流。这家由小马智行与中国外运合资成立的物流公司,与重卡制造商、技术提供方形成 “技术+车辆+场景”的智慧物流战略联盟。
小马智行主要负责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栈,但也同时深入前线生产及后期运营环节,积累一线技术研发、赛道趋势把握、乃至自动驾驶整体商业化思考等丰富经验。打出小车大车两手抓的组合拳后,小马智行宣布成立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POV)部门,向量产智能驾驶转身,最终形成三大技术前台业务板块。
今天的小马智行,正以持续优化的业务方案,热情引导汽车产业拐点,推动物流领域变革。
技术至上,齐头并进
回首这六年创业风雨,彭军有着自己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出发时的愿景、目标和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不断改变的,则是具体的实战经验。他笑言很多东西都是在一路学习中收获启发,例如怎样融资,寻找合作伙伴,快速组建团队,和政府打交道,对他来说都是崭新领域。
奔走于纷杂场景之间,彭军继而意识到,在“技术”、“政策”、“民众信任”三座大山当中,最关键的还是深耕技术。
只着急赶路而未建立实力壁垒的玩家,总会被轻易取代。在初创公司生命前期,过硬的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与重要护城河,也是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前提。
由此,破解自动驾驶技术难题成为小马智行的工作重心,当中涉及车辆定位、对外交互、预测行为、应对场景、控制车辆等不同方面,如何让汽车应对车外复杂、多变、难测的人类环境,乃至比人驾驶更安全有利,是其攻克的重点。
彭军介绍,机器学习的过程与人类似。上路相当于考试,每次都会对机器处理场景的能力进行打分,针对做不好的地方进行提高,如堵车时等待多久可以超车,什么情况下应该变道,变道频率如何控制等,根据实际操作反馈意见,对不同场景做出细致调整。
在此过程中,数据非常关键,相当于人工智能的粮食。从大众打车使用过程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可以帮助小马智行精进技术方案、矫正场景细节,机器也正是在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及反复测试中习得知识。
而彭军从拧一颗螺丝开始,亲身参与技术迭代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突破。当Robotaxi处于由第五代向第六代过渡的阶段时,从安装旋转式激光雷达到配备四个固态雷达,车辆外观对比以往已有极大不同,更可实现360度无死角的感知。他认为,技术的质变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整个产业链的成熟。
诚然,自动驾驶是一个系统工程,由算法算力、软硬件、产业链、政策法规等内外要素组构,集成众多方向的高新技术。在这些技术规模化落地过程中,任一环节和要素都很重要,一个庞大生态系统的建设需要所有部分齐头并进。
小马智行长期坚持自研生产域控制器(无人车的大脑),实践软硬件一体化布局,不断拓宽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路径。此间,公众意见、公路法规、城市基建、交通监管、保险变革、媒体宣传等,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唯有积极推动每个方面的成熟和完善,才能支撑起自动驾驶技术的完全落地。
2022年,小马智行正式拿下国内首个出租车经营许可牌照,这对同类型公司亦有可供参照的起点意义。牌照首先意味着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其应用价值的肯定,也代表着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已向商业化迈出坚实一步;其次,政府开始投入相关领域的规范化管理,与企业产生更紧密的合作,有望助推行业发展,引起更广大社会面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关注。
接下来想要进一步达到量产化规模,彭军认为尚且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小马智行也将按照这个阶段目标去准备车辆、产线、产业链合作等。
走过六年征程,小马智行完成了技术创新的基本沉淀,开始着手拥抱技术规模化商用战略,也以产品实绩撇去市场浮沫,驱散行业冷气。
事实上,外部环境的热冷交替、资本泡沫的浮沉聚散,没有对彭军构成太大冲击。因为身在行业中的人,对行业发展过程自有更深的体会,明白自动驾驶蓝图的实现不但根植于技术的进步,还需要产业链的成熟、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保险业的变革加持等。在那之前,所有的曲折震荡不过是必经之路。
长路漫漫,创业者唯有放平心态、专注赛道,才能切实领跑未来。
小马提速,“无人”在即。彭军相信亦期待着,未来十年内,自动驾驶能从小众走向主流,为AI社会镶嵌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