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业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按集装箱吞吐量排名,2023年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都位于亚洲。2023年全球前10大集装箱港口分别是,上海港(1)、新加坡港(2)、宁波舟山港(3)、深圳港(4)、青岛港(5)、广州港(6)、釜山港(7)、天津港(8)、杰贝阿里港(9)、香港港(10)。和此前业界预料的相反,香港港没有跌出前10,反倒是鹿特丹港落到第12名。和2022年相比,杰贝阿里港重返前10,香港港下滑1位,鹿特丹港跌落2名。亚洲港口彻底霸榜,中国港口在TOP10中继续占据7个席位。在前15名中,只有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布鲁日港两个欧洲港口,排名均下降,对应的是巴生港前进2位,厦门港前进1位。
从增速上看,也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亚洲12个港口中只有深圳港与香港港吞吐量下滑,而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布鲁日港降幅较大。上榜港口中增速最快的青岛港,是唯一达到双位数增幅的港口,2022年超越广州港后,不但稳坐全球第5,还有向深圳港发起挑战之势。跌幅最大的是香港港,能保住前10全靠同行衬托,香港港货运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是托运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货主更倾向于直接从大陆发货,而不是通过香港转运。分港口看,上海港2023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4915.8万标箱,同比增长3.92%,连续14年领跑全球,继续领先新加坡港1000万标箱。2023年3-12月,上海港的单月集装箱吞吐量都在400万标箱以上,12月更是创下了475.5万标箱的纪录。除集装箱外,上港集团在其他业务板块上也取得突破,锦江航运成功上市;与马士基等多个船公司签署绿色甲醇燃料、LNG加注合作协议;汽车出口再创新高;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建成完工;小洋山北侧项目稳步推进……全球第一的宝座,上海港还要坐很久。新加坡港2023年完成3901.3万标箱,创历史最高纪录。2023年,抵达新加坡港的船只首次突破30亿总吨,新加坡港抵港总吨在2004年及2011年分别达到10亿及20亿,每隔10年就增长10亿总吨。亚洲到北欧、亚洲到地中海、亚洲到美东等主干航线中,新加坡港的挂靠航线都有增加或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在替代燃料方面,2023年新加坡港LNG和生物混合燃料销量都大幅增长,并实施了全球首次船对集装箱船甲醇加注作业。此外,大士港各阶段进展顺利,过去一年已投入运作的泊位增至8个。第二阶段填海工程已完成70%,第三阶段策划工作顺利展开。新加坡港在各个方面持续给上海港压力。
第三名追赶的速度只快不慢,2023年,宁波舟山港完成3530.1万标箱,成为全球第三个年集装箱量超3500万箱的港口。联通性方面,250余条国际航线、100余条海铁联运线路交汇于此;基建方面,梅山港区6-10号码头工程投用,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港口;综合服务方面,2023年完成首单国际航线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并实现全国首单集装箱船海上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进一步巩固全球第四大加油港地位。前三甲亮眼,其他港口也有值得关注之点。增速坐火箭的青岛港,2023年箱量增长预计将超300万标箱,上榜的其他港口中,增量最多的宁波舟山港也仅为195万标箱。2023年,山东港口内部干线港(青岛港)与支线港(日照港、烟台港)进行一体化协同,开通内支线,通过水水中转贡献箱量;青岛港支持船公司增线上量,新增20条航线,航线总数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单MSC就新增多条航线,全年作业量突破200万标箱;构建以青岛港为枢纽的空箱一体化服务中心,保证空箱快速增长。此外,2023年青岛港外贸出口重箱同比增长12.8%,国际中转同比增长14%,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多个船公司在港作业效率排名全球第一。杰贝阿里港2023年完成1447.2万标箱,相比2022年实现稳健增长,杀回前10,不过这也许要更多归功于同行逆水行舟,毕竟该港2015年时就完成了1559.2万标箱。随着中东地区各个港口加大投资,区域内港口吞吐能力可能过剩,杰贝阿里港的区域转运枢纽会进一步受威胁。巴生港的排名也上升2位,超越欧洲第一、第二大港。港口圈认为,这更进一步反映了“东升西降”的趋势。回望20年前,2004年全球TOP集装箱港口中,香港港还是全球第一,亚洲港口占7席,中国港口只占4席,欧美大港都还在榜单中。随着全球供应链与集运业重心的不断转移,亚洲不仅仅是欧美的工厂,亚洲内部贸易也成了很多港口增幅的来源。2023年,欧美需求增长乏力,消费滞后,据集装箱贸易统计有限公司(CTS)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集装箱货运量为1.738亿标箱,仅微增0.2%。美国第一、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长滩港吞吐量双位数下跌,欧美第一、第二大集装箱港口鹿特丹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的吞吐量也大幅下降都不奇怪,而巴生港最大的运营商Westports2023年全年完成1088万标箱,同比增长8%,其中65%的箱量来源都是亚洲内部贸易。全球TOP级港口在哪里刷数据,不言而喻。(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