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 一 欢迎您来到 中国船舶供应网

/ EN

中国船舶供应网

www.shipsupply.org.cn

协会会刊

从负债200万,到营收4个亿,段永平的第一桶金像个神话 2025/02/17 20:11:39   来源:

一个真正有成功才能的人,不挑环境。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正在找工作,此时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进入一家负债200万的公司,当领头人,这里能充分发挥你的创业能力,做好了未来可能会赚上千万;

另一个是进入一家很成熟的公司,不过只能从底层干起,未来可能会成为高管。

无论怎么看,想必大多数普通人的选择,是第二个。因为第一个太过艰难,负债如此多,肯定问题不止一个,仅凭一个人能扭转局面吗?还真能,彼时,段永平已经寻找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工作,用了十余年时间。

进入“日华电子厂”,就是他一直在追寻的事业起点。

日华电子厂,属于中山市怡华集团下的一家电子电器设备厂。

段永平起初入职时,还是个底层员工。但集团总经理陈建仁见他是个高学历人才,还读过硕士,认为这样的人才不能只是拧螺丝。于是,直接将他升官,成了厂长。陈建仁这个决定,其实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因为日华电子厂已经负债200万,濒临倒闭,厂里只有十几个人,而且账面上只有3000块钱的流动资金。

如果还是走老路,可能没多久就关厂了,但是给段永平这个新人,没准能压中宝,出现奇迹。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对。

而对于段永平来说,正缺少这样能一展拳脚的机会。

自从毕业后,他辗转多地,还去读研,习得了一身本领,正需要地方施展开来。开局虽然很烂,但对于开挂的人来说,再烂的开局也能给扭转过来。

段永平上任后,第一步就是先搞清楚厂子为什么会亏损。

原来,日华电子厂当时主要做的,是给游戏厂做代工。当时任天堂生产了游戏机,刚出来时便风靡全球,魂斗罗、超级玛丽等游戏都是那时候的。这些游戏也在国内火爆起来,于是很多厂子都做代工。日华电子起初做的就是组装生意,但这种生意利润薄、投入高,根本不赚钱。

段永平认为代工不是长久之计,想要出头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抢占市场。当时游戏机市场非常大,任天堂虽然火,但卖的却很贵,一台就要2000块钱,没有多少家庭能承担得起。所以,只要这时能有一家产品质量好、还便宜的产品出世,就能迅速抢占市场。见到机会的段永平,便立刻安排工厂研发、生产。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一款游戏体验与任天堂媲美,而价格只有其四分之一的产品。起初,段永平只是租用了一个名为“创造者”的品牌销售。但后来这家公司还同时将品牌租给其他企业,甚至把品牌卖掉了,把市场直接搞乱了。这让段永平很生气,并终止了与它的合作,而这也坚定了他要自创品牌的想法。

  1989年,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听到了一个又霸气又好听的名字:小霸王。这个名字很有记忆性,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非常适合传播,他索性就直接敲定这个名字,连工厂也改名为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换了名字,产品也有了雏形,接下来就是冲击市场了。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各个游戏厂商对于工厂还有品牌的管理是很混乱的。大部分国内游戏机厂商,都是使用进口集成电路散件来组装,并不把控产品质量,这导致返修率特别高,一度达到了30%。而且,由于游戏机的属性,并不符合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所以大家对于游戏机的营销也并不好。在段永平之前,根本没有游戏厂商去中央台打过广告。市场越混乱,对于破局者来说,经营更有利。段永平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看到了很长远的战略规划:他要系统化地管理工厂,要让秩序从混乱走向正规。

第一步,是严抓产品质量。

段永平也是个游戏迷,所以产品好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保证游戏效果不输于任天堂这件事上,他把控得很完美,因为他知道,这是小霸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他也要保证产品故障率要低,他要求工厂产品返修率必须控制在0.3%以内。

他还推行了负责制,一旦出现问题,要追根溯源到个人身上,谁造成的问题谁要负责。这种负责制,加追求低返修率的管理机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很少有工厂做到如此的地步。

段永平说,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线,关系着企业的未来。

很多人认为段永平就是个营销高手,会打广告,但若没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把关,广告再好最后也都会变成公关危机。而这一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不明白,他们只想赚钱,不管其他。产品好,小霸王游戏机也迅速打开了市场,创造了不少盈利,有了一定的规模。

第二步,段永平就要搞好营销了。

段永平的成名作,就是花40万到央视里投放广告。当时,小霸王厂刚刚走出亏损的阴霾,好不容易有盈利,账上有了些钱。

段永平要投放时,很多人拦着,毕竟这不是个小数目,大家更想扩张生产线,扩大经营规模。但他力排众议,一定要投放。他认为,中央电视台是个收视率非常高的大平台,非常适合营销,同时借用中央台的知名度,也能提高小霸王的品牌价值。事实证明,这一决策非常正确。

广告投出后,引起了轰动,立刻来了大批订单,工厂前挤满了来拉货的车,甚至有的要等几天才能提货。

这就到了第三步,改善经销体系。

起初小霸王走的是全国总经销的模式,就是各地代理商直接从工厂拿货。这样需求量上来后,发货效率非常有限,而且有的代理商还私自涨价,导致市场出现混乱,影响品牌声誉。

所以,段永平构建了一套新的营销网络系统,就是实行省级代理总经销制度。这条销售链路就变成了:工厂到省代理,再到市县零售商,价格都是制定的全国统一价,构成了全国统一的经销脉络。

有了这套模式,大大提高了销售效率,也避免了很多价格混乱问题。经过这些调整,段永平终于搭建起了从生产、营销到销售终端的一套系统,完成了产业闭环。

小霸王游戏机很成功,1992年时,工厂销售额突破一个亿,净利润超过800万,完成了逆袭。

小霸王游戏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当游戏机市场饱和后,段永平又注意到了学习机市场。当时电脑开始流行起来,很多家庭开始装电脑,段永平注意到,未来电脑肯定会取代游戏机。但这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脑价格很贵,一台要一万多。生产电脑流程也比较复杂,生产出来还不一定能卖出去,那么怎么能抢占这块市场,又减少投入成本呢?

段永平很机智,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改造小霸王游戏机,做插卡的学习机。他非常聪明,不仅让工厂设计键盘和学习卡,还从五笔字汉字输入法创始人王永民那里,花了20万购买了五笔输入法使用权。就这样,第一代小霸王学习机横空出世,除了用来学习,它还能插游戏卡打游戏。这样的设计,既征服了家长,又征服了学生,最关键的是,它只卖两三百块钱。他又一次去央视打广告,而这一次的广告结合了《拍手歌》,朗朗上口:

“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你拍二,我拍二,学习游戏在一块儿。”这首歌成功给家长和孩子洗脑,让小霸王学习机迅速占领市场,一度达到了80%的市占率。后来,小霸王学习机又升级型号,再次打广告,这次请来了成龙当代言人,于是就出现了“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词。就这样,在1993年,小霸王工厂年营收来到了4个亿,成功翻了身。

这个过程,段永平仅用了4年,他也成为了年入千万的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段永平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位开创者。比如工厂生产质量管理方式、营销方法、经销网络搭建等等,都是当时很少有人做到的。他与其他很多企业家一样,都有一些共性。比如在严抓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他把控很紧,不会有半点马虎。就像于东来,他的成功秘诀就是对老百姓好,老百姓也会对你好,他们都是有大爱的人。

现在很多企业都违背了这一点,先讲利润后讲产品和服务,难怪搞得现在很多产品乌烟瘴气,败坏了国产品牌的口碑。

做企业,营销固然重要,但在大规模营销背后,是能撑起来的产品质量,产品不好,广告再响也是无用功。

段永平的成功秘诀被人分析了无数次,也都被说烂了,这里我最想跟大家多次强调的,就是他对产品质量的态度,还有他对消费者的尊重。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本份,失了这一点,根本不可能成功。

学段永平,先学这一点,再学其营销!(木塘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