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中国外贸发展历史上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尽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进出口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下降,但是由于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进出口企业认真应对,外贸总体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一是月度进出口环比率先企稳,全年降幅低于全球。自2009年3月起中国进出口额月度环比就开始缓慢回升,7月以来月均进出口额已经稳定在2000亿美元以上。第一、二、三季度外贸下降幅度分别为24.9%、22.1%和16.7%,大大低于世贸组织公布的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贸易31%、33%和26%的降幅。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2.7亿美元,同比降幅缩小至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下降幅度预计将远低于全球。
二是优势商品出口的抗跌性强,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危机以来中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家具等在危机中仍受到捂紧钱包的各国消费者青睐,降幅一直比较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9年初下降较大,第二季度以来降幅显著缩小。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13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69.1亿美元,下降9.3%,它们下降的幅度均低于总体降幅。预计2009年中国外贸占全球比重将由上年8.6%提高到9.1%以上。
三是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促进了全球市场回稳。受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支持,中国投资、消费持续增长,大宗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需求旺盛。2009年全年铁矿砂进口量62778万吨,同比增长41.6%;大豆进口量4255万吨,增长13.7%;原油进口量20379万吨,增长13.9%;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2381万吨,增长34.5%;钢材进口量1763万吨,增长14.3%。大量进口既满足了国内之需,也对全球市场的回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有了明显转机。危机初期,与国际产业链联系紧密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受到严重冲击,下降幅度较大。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订单逐步恢复。外商投资企业1至11月出口6005.7亿美元,同比下降18.0%;加工贸易2009年全年出口5869.8亿美元,下降13.1%。它们的降幅均已经低于同期全国出口降幅。
五是沿海外贸大省已经扭转颓势,进出口稳步回升。广东、江苏、山东等外贸大省金融危机初期进出口急剧下滑,降幅超过全国。2009年下半年以来形势明显好转,进出口降幅均已经低于全国。11月份以来,东部沿海十省市出口恢复了正增长。12月份,广东省出口399.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江苏、上海和浙江分别出口203.5亿、152.1亿和13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6%、23.8%和14.3%,增势均十分强劲。
六是除俄罗斯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均开始恢复。2009年年初中美、中日贸易下降幅度即开始收窄,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下降12.5%,自美国进口下降4.8%;对日本出口下降15.7%,自日本进口下降13.1%。中国欧盟贸易前三季度降幅较大,现已收窄至20%以下,全年对欧盟出口下降19.4%,自欧盟进口下降3.6%。中国东盟贸易近几个月明显趋好,全年对东盟出口下降7.0%,自东盟进口下降8.8%。在主要贸易伙伴中,澳大利亚、东盟和美国占我外贸比重略有上升,欧盟和俄罗斯的比重略有下降。
从初步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有可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总额有可能超过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得到这个“第一”,意味着中国已经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贸舞台上的分量更加凸显,影响力进一步增大。在经受了金融危机的暴风骤雨洗礼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可以充满自信地再出发。
当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经济体贸易大国相比,我们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从属地位。无论从出口产业结构、产品技术含量、经营主体竞争力、创新能力以及外贸宏观管理,还是从人均贸易规模、获利情况看,中国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和富国。这些都没有因为中国出口“第一”了而改变,所以我们切不能因此而飘飘然。
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外贸经历了七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结构不优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2010年,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国家支持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外贸恢复增长的前景可以期待。但是,危机前结构不优化、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可能再次突出。从外部环境看,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后续影响还很大,国际经济贸易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外需不足和保护主义等将长期困扰中国外贸发展。我们面临的挑战,已不是能不能恢复增长,而是增长能不能持续,能不能实现内外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