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 日 欢迎您来到 中国船舶供应网

/ EN

中国船舶供应网

www.shipsupply.org.cn

协会会刊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 2017/07/20 18:09:12   来源:

一、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般来说,社会的消费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资料消费,包括原材料、工具与劳动力;二是生活资料消费,包括食物、日用工业品及服务品消费。

  我们常讲,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一是消费需求,二是投资需求,三是出口需求。讲消费问题,主要讲居民消费。居民消费一般可划分为基本性消费(或叫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所谓基本性消费,就是为满足人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消费。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与温饱阶段,一般以基本性消费为主;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小康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享受性、发展性商品与服务品不断增多,实现消费升级;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富裕阶段,以享受性、发展性消费为主。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大关系中,消费是实现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中,生产是起点,分配与交换(流通)是中间环节,消费是终点。由于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发展、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消费既是第一个经济循环的终点,又是下一个经济循环的先导,是保证国民经济不断运行的原动力。同时,消费结构的变化还引导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引导着投资结构的变化。消费不仅反映供求关系,更反映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反映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反映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成熟度。

  从目前来看,消费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短板”,扩大消费需求任重道远。

      二、提高居民消费率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目前,我国的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偏低,适度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研究居民消费总量与结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客观需要的居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居民消费率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际成功经验相比,从总体讲,投资率偏高。国际经验表明,投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通常随着经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阶段推进,消费率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而投资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高投资率是必要的,但不可能持久,不可能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二,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农民消费水平低是影响我国消费率的重要原因。除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影响农村消费以外,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政策的调整、消费热点的培育也十分重要,在某些地区,可能是制约农村消费的关键因素。

  第三,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以国内供应能力作基础,商品与服务品进口只能是国内总供给的一个补充。但这样讲,绝对不是说可以忽视外需,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以求得总体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我国目前进口的主要是原材料、矿产资源、高科技产品、文化产品等,对促进消费特别是消费升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居民消费率就要处理好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

  第四,即期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一般来说,居民在取得货币收入以后,有几个选择方向:纳税、消费、储蓄、投资等。我国储蓄率比较高,由于种种原因,居民把即期消费的货币用于储蓄,确保未来消费。高储蓄率是影响即期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影响我国消费的七大因素

      影响我国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国的消费就会上一个大台阶。

  第一,消费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消费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胆探求,但“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观念影响依然较深。如何形成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体制,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消费能力

  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有较大提高,支付能力的增强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城市从千元到万元再到几十万元级的消费升级,农村从百元到千元再到万元消费的升级已有目共睹。但对照国际经验,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潜力巨大。

  “十二五”期间,优化调整分配格局将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从国民收入分配全流程来讲,应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政府支出3个层面进行,初次分配要提高劳动者报酬中的比重,通过改革税收制度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只有打好提高居民收入的“组合拳”,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第三,消费政策

  经验表明,居民消费必须控制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适水平。消费增长过高,将会出现经济过热和家庭债务的过快上升,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如果消费停滞,甚至负增长,则会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冷淡,同样对经济发展不利。

  目前,通过调整消费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我国已经具备条件: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二是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有了一个较好的消费物质基础,使居民消费升级成为可能。三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消费成为现实。四是城乡消费环境有了一定改善。

  第四,消费基础

  讲消费必须有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这里讲的消费基础,就是指消费对象。这就涉及到消费总供给能否满足消费总需求,也涉及到供给结构能否满足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消费领域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平衡的。但从供给结构分析差距较大,我国还需引进高科技产品及原材料产品等。此外,我国服务业尚不发达,服务消费品种明显不足。

  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再向服务消费品渐次升级,消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产业结构往往跟随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从20世纪80年代的轻纺工业、90年代的家电工业,再到2000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正是居民消费升级的结果。一产、二产、三产如何根据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保质保量的商品与服务,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物质基础。

  消费结构的提升需要有相应的供应结构相匹配,如果不能有效匹配,就会产生某些产品过剩与某些需要不能满足并存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动态平衡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理想模式。

  第五,消费观念

  总的来说,我们的消费观念相对守旧,必须进一步突破。一要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消费信贷正逐步普及。这种方式对促进消费、减少现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消费信贷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个人与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家庭与个人可预见的未来长期收入预期越好,其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和信心就越强。我国由于尚缺乏个人信用制度,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机制尚不完善,消费信贷规模不大,品种不多,主要集中在购房、购车、购耐用消费品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二要发展租赁消费。在发达国家,租赁消费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由于工作流动性大,住房不一定自主拥有,租用就可以;出去旅游,可以租用轿车或旅行车;家庭用品如高档家具、家电、通讯工具都可以租用。而在我国,据有关资料,租赁营业额不及美国的1%、日本的2%,尚有很大发展空间。三要发展创新消费,特别是网购消费。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种无店铺购物方式,网购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据有关资料,2009年,我国网上购物持续高速发展,1.3亿消费者共计在网上购买了2670亿元的商品。到2015年,网购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四要鼓励即期消费。我国储蓄率较高,与欧美国家形成较大的反差。有些应当即期消费的货币变成了保险性储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的增长。

  第六,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消费业态、消费外部条件、网点布局、诚信体系等方面。一是消费业态。为了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为了消费便利性,目前零售除百货店外,还发展了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商品交易市场等。不少零售场所完善购物环境,如增加了餐饮业、儿童游乐场等。二是消费外部条件。这对农村尤其重要,特别是路、水、电、气,没有这些条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难以实现。城市同样存在乘车难、停车难等问题。三是网点布局。每个城市有中心商业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社区便利店与社区服务网。在农村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四是诚信体系。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霸王条款等,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要采取措施解决诚信体系缺失的问题。

  第七,消费周期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消费升级。随着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同样会产生消费升级。日本从二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就产生4次消费升级。1978年以来,我国也经过几次明显的消费升级,这说明消费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每一个消费周期内,都会产生一些消费热点,目前我国的生活消费热点,城市以住房、小轿车、教育、通讯、旅游为重点,农村以住房、家电消费为主。这里有3点很重要,一是所有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都要去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捕捉消费的商机。二是服务消费已提上日程,服务品消费必将成为一种大众消费。三是消费热点会周期性变化,现在就要去研发下一周期的消费产品。

      四、着力培育消费热点

      所谓消费热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某些产品在某一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二是某些消费领域或消费区域成为某一阶段的消费热点。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认为以下产品或领域要特别加以关注与培育。

  (一)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重要消费热点。目前商品房高需求虽然有不少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投机性需求,但仍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高需求率的产品之一。如何使住房消费理性化、合理化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乘用车消费。我国目前已进入轿车消费大众化时代,乘用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汽车销售的“井喷”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客观反映,也是各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实施的结果。但我国目前汽车消费也还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异大、汽车租赁不发达等。

  (三)农村消费。农村消费是指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与农村居民生活资料消费。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一方面,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需要千方百计开拓。另一方面,更要去研究如何建立扩大农村消费的长效机制,比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根据农村需求特点,调整供应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网点规划,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等。

  (四)旅游消费。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以上,旅游投资占总投资的12%以上,新世纪以来,国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6%至7%,高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左右的增长率。按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就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但总的来说,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和现象。旅游消费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五)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包括新闻出版、影视、文化娱乐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六)社区服务消费。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进入3000至5000美元,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国社区服务业相对落后,但发展速度很快,这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比如家政服务业:保姆、钟点工、搬家公司、房屋装修等。社区餐饮业:近年来,中低档餐饮特别是快餐等大众化餐饮火爆,“早餐示范工程”快速推进,这些都是社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老年人服务业: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如何服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我国这方面必将有一个潜力巨大的空间。社区医疗与个性化服务:比如医疗保健、中介服务、美容美发、洗浴、人像摄影、资料复印等。值得注意的是,社区服务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消费领域,也是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服务人员培训等。

  总之,消费问题,既涉及当前,也涉及长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的理论与实践都应该有一个新的突破。(丁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