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从上月召开的“2009中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讨会”上获悉,为支持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可望于近期推出“适度开放”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利好和市场自身发展的双重刺激下,邮轮旅游市场将踏响“中国节拍”,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适度开放邮轮政策
在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上海市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办公室共同举办的“2009中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上海邮轮产业链建设、邮轮市场培育和邮轮产业政策三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游轮游艇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透露,邮轮“多港挂靠”的政策已经通过了交通部专家组的评审,有望于年内宣布。
郑炜航告诉记者:“中央各部委对邮轮非常重视,有关政策措施正在酝酿。在交通运输部委托协会做的专题研究中,我们给出了积极的结论,认为应该适度开放‘多港挂靠’政策。现在研究报告已经提交给交通运输部领导,今年应该可以宣布。”此外,公安部针对邮轮旅客的边检措施也会很快获得批准,最早10月份下发。“过去各地边检的程序、方法、效率都不一样,今后公安部会对此做出统一安排。”
此前,上海多家国外邮轮公司早就希望来沪邮轮除靠泊上海港外,也能开往其他的沿海港口,从而实现在中国境内的“多港挂靠,”但此项政策一直未见松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海东表示,限制“多港挂靠”主要具有两大弊端:首先是邮轮公司不能设计优化的邮轮产品。邮轮航线没有变化,邮轮乘客不可能成为回头客,邮轮公司市场营销压力非常大。其次是沿海港口不能从竞争走向合作。因为邮轮经济对城市作用非常大,包括房地产、航空、酒店、餐饮、旅游、劳务外派、船舶供应等。
而一旦政策松绑,对邮轮经济的促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外籍邮轮公司在航线上多靠两三个港口相当于多拉来两三艘邮轮,”黄海东说。
上海水上旅游研究所副所长殷明发也认为,政府应允许境外邮轮经营对外开放的内河、沿海至港口航线、定期航班,并制订更为便捷的通关政策,允许本地游客凭边检单位发放的登轮证登临国际邮轮,进行海上观光旅游。
邮轮经济踏响“中国节拍”
会议期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还正式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邮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研究显示,在世界邮轮市场重心逐步向欧洲和亚洲转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已经在港口设施、市场需求、旅游资源和文化环境等方面显示出发展邮轮产业的多重优势,邮轮旅游市场将成为中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以中国港口为邮轮母港开出的邮轮航线共43条,全年76个航班,比去年增长136%。“世界旅游的增长率是4%,国际邮轮的增长率是8%,中国邮轮的增长率更达到12.9%,4年间乘坐邮轮的中国乘客增长了20倍。邮轮在中国引领上海的航运经济,也是在引领中国的旅游经济。” 郑炜航说。
报告指出,邮轮经济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为上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数据表明,今年上海邮轮经济非但没有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反而逆势上扬,邮轮出入境乘客与停靠艘次双双创下新高,预计今年上海邮轮旅客出入境将达到20万人次,到2010年举办世博会时更有望达到30万人次。
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上海办事处中国区总经理刘晨军告诉记者,歌诗达邮轮2008年开通28个航次,2009年36个航次,2010年会有68个航次,其中上海出发的占到40多个航次。“上海同一城市建立两个邮轮码头,是对邮轮经济发展非常明确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一滴水”今年8月已正式对外开通启用。随着建设中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投入使用,上海邮轮经济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