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破了航运业资源配置的平衡状态。
随着欧美等国新冠肺炎疫情的二次暴发,全球经济在2020年底复苏的希望再次破灭,与之密切相关的航运业,在2020年也很难有更为实质性的复苏。航运业的“疫情后遗症”已经开始显现。
“疫情后遗症”具体来说是指,受全球疫情防疫措施的影响,整个航运业原有资源配置格局的平衡被打破,然后重新走向平衡的过程。而在这种重新平衡的过程中,运力与其他相关资源配置的局部失衡,将会显著影响运价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表现。
打破航运业原有格局的平衡,有疫情本身的因素。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年初中国与东亚地区疫情暴发,全球航运企业纷纷削减前往中国港口的运力。
然而,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的迅速控制与生产的逐步恢复,从中国出口的运力需求迅速增加,航运市场对此变化的反应明显滞后,最终导致了年中亚洲航线热度迅速升温。
航运企业疫情期间对于船队的管理,也会影响航运市场上的运力分配。受3月份欧美国家疫情迅速暴发的影响,绝大部分企业,一方面将部分运力闲置以平衡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幅削减了前往北美、地中海等高感染地区的运力以降低运营风险。而随着这些地区疫情的逐渐控制,市场需求开始恢复。
但即使是采用热机闲置的船舶,从恢复航行到加入航线,至少也需要2周时间,而需要载运工具来完成的集装箱调配,则需要更长时间,这也就造成了近期美洲航线一箱难求的局面。
船员也将逐渐影响未来的航运市场。考虑到防疫需要,几乎所有的航运企业都很难像正常时期那样进行船员换班。这就导致了在船船员明显疲劳,在岸船员又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
一旦未来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出现大规模船员换班情况时,很容易发生因船员操作不熟练而引发的船舶运作效率下降,甚至危害航运安全的情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业的市场供求关系。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修船资源开始出现紧缺现象。为了考虑船舶防疫的需要,一些船东有意识地推后了修船计划。
这将直接导致未来疫情好转后,再次出现大批船舶扎堆儿进厂维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航运市场上的运力供给。
近期,新冠疫苗的研发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未来距离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的时间已经不太遥远,饱受疫情影响的航运业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疫情的全面控制并不意味着航运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正常化,未来的航运业依然需要面对“疫情后遗症”的问题。(中国航务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