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会刊
洛克菲勒:成大器者的六项修炼
2021/05/19 11:30:37 来源:
我曾问过一些企业家,他们最敬佩的人是谁?他们大多数人回答说是约翰·洛克菲勒。
我很早研究过约翰·洛克菲勒的发迹史,发现他是个白手起家的典型。
洛克菲勒生于一个平民家庭,他在14岁那年,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长大后要成为亿万富翁,二是活到百岁。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他的第二个目标可以说大致实现了。而他的财富则远远超出了第一个目标。
据估算,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美国当年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所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
可见此人是一位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并创造自己命运的人。
1.人格成熟要趁早人生格局要大
有一阵子网络流传一文章“人不成熟的特征”,讲的是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到了成年,还没成熟。一般来说,不成熟的人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征:
1.急功近利。急于要回报,对机会说“不”,不愿付出,总想“一夜暴富”。
2.不敢担当,不主动进取。爱抱怨,怪别人,怪外部环境。
3.不愿改变自己。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洛克菲勒受父母教育的影响,加上生活的逼迫,及自身觉悟高与努力提升素养,较早地摆脱了以上“人不成熟的特征”。
01 见贤思齐,不断锤炼自己
洛克菲勒在少年时期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控制自我。
他经常练习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使之不随意地表现出任何喜怒哀乐之色。每天晚上,他要仔细地反省自己当日的言行举止,稍有感到不妥的言行或思想杂念便马上自行纠正过来。
02 独立、担当、勤奋
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国东北部一个小村。幼年时,曾将别人送他的一对火鸡精心喂养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比他大10岁的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
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办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顺利,第一年就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03 有远大志向
约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学毕业后,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
他的眼界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当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
“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04 打工也像老板一样主动进取
成熟的人,哪怕给别人打工也当做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完成。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还主动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
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
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
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了300美元。
由于表现出色,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较高的收入了。 05 既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
洛克菲勒自己创业做生意时总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时又做事周密细致,言而有信。
合伙人克拉克对洛克菲勒做事仔细十分欣赏,他描述当年的情况说:“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2.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在洛克菲勒雄心勃勃进入商界与他人合作开办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袭击了他们。 当时他们购进一大批豆子,本来可以从中大赚一把,但没有想到一场突然的霜冻击碎了他们的美梦,到手的豆子毁了一半,而且有失德性的供货商还在里面掺加了沙土和细小的豆叶、豆秸。
那笔生意失败之后,他沒有沮丧,沒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当中。为使自己在经营上胜人一筹,他开始宣传自己,通过报纸大做广告吸引了很多潜在的客户上门。 梦想,失败,然后再挑战,再努力,这种精神拯救了他们。那一年他们非但没有受“豆子事件”影响,反而赚到了一笔可观的纯利。
后来他告诫儿子:“记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与挑战,不敢冒险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 “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3. 忍、准、狠不要把到手的好牌打烂了
那时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拥向采油区。 洛克菲勒周围的商人们对这一新的“风口”行业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他去宾州原油产地考察,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洛克菲勒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来到产油地,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他回到克利夫兰后建议大家暂时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供过于求,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战略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连续几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美元,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他与合作者克拉克在石油业务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他们两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广阔,在拍卖公司产权时都不肯放弃他们原来的经纪行在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权,彼此喊价的情景十分激烈。两人从500美元开始叫起,谁出价最高将购得股权。
洛克菲勒已下定决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标价。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他们都意识到此价格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了。
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无力地喊出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喊价“7.25万美元”。克拉克无奈地说:“我不再抬价了,约翰,这股权是你的了。” 26岁的洛克菲勒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经营的第一家石油公司。 他扩大了生产能力使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了百万美元。他的公司成了当地最大的一家炼油公司。
4. 洛克菲勒: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
我在研究跨越式发展的众多企业案例时,发现这些领导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善于运用“30:70整合资源法则”。
依靠超前眼光、超凡魄力与整合智慧,以小博大,最大地利用社会资源,使事业迅速做大做强。
洛克菲勒也是这么一种企业家。他觉得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这种方式扩张速度还不够快。他决心要以更快的速度抢占市场,以获得主宰市场游戏规则制定权的优势。
他在一本刊物上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多德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跨越式发展思想不谋而合,于是想方设法找到作者,以高薪聘请他为顾问。 多德原来干的是律师。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将分散的、各自独立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合并为一个法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原来的各个中小企业老板退出经营,成为新企业股东,新企业由大股东领导。 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论的指导下,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洛克菲勒成为委员长。
在这个“托拉斯”机制下,洛克菲勒釆取软硬兼施策略使全美40多家厂商合并进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19世纪80年代,标准石油公司凭借领先的工艺与资本、规模优势,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后来,为了打开广大的中国市场,它送出去几百万盏油灯,使中国老百姓开始购买和持续点燃标准公司的煤油,被人们称之为“点燃亚洲光明之灯”。
标准公司就这样快速地把石油产品从美国推广到欧洲,又从欧洲销售到亚洲,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5. 四季理论:赚钱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赚钱
如今不少人被金钱与物质绑架,以物喜以己悲,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以命博钱。这种状态,轻则使人抑郁,生活质量下降,重则导致折寿短命。
洛克菲勒曾经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每一天都是在极度劳累中度过的。只要工作起来,他常常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有时候甚至会两天两夜不睡觉。
在他的事业达到高峰的时候,身体却突然垮了。医生诊断出他患有心脑血管病和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医生表示无药可救,最乐观的估计,洛克菲勒活不过48岁。
一天,公司需要派人去非洲考察。洛克菲勒决定亲自去,于是便带着随从去了非洲。
正是这次非洲之旅,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在路上,他们的车陷入了泥坑中。洛克菲勒和当地的导游去寻找帮助。他们走进了附近一个村庄,发现那里的人都在休息。
洛克菲勒表示,只要能帮他把车弄出来,就给他们很多钱。
没想到,那些人拒绝了。导游告诉洛克菲勒,原来,当地人认为当时是冬天,所以不要钱。洛克菲勒不明白冬天和钱有什么关系。
导游解释说,这里的人非常信仰大自然的规律,认为,既然庄稼是春种、夏耕、秋收、冬藏,那么人类也应该是这样。
春天要开始种庄稼,做打猎的准备;夏天要侍弄庄稼;秋天开始收割庄稼,打猎;到了冬天,他们就不再出去干活了,一边把多余的生活物质分享给其他缺乏的人,一边享受闲逸生活。
洛克菲勒有些鄙夷地说:“难怪他们不会成为富人。要做富人,一定要努力,要勤奋。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都要辛勤工作。”
当地居民听了翻译,鄙夷地看了洛克菲勒一眼,说了一段话。导游告诉洛克菲勒,他们觉得他为了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放弃了很多体验人生的机会。
他们的一生由很多个春夏秋冬组成,而洛克菲勒的一生只有一个春夏秋冬。他们还警告洛克菲勒,如果再不改变人生态度,恐怕连体验第二个春天的机会都没有了。
洛克菲勒深受震撼。
他回顾前半生:年少如同春天,边上学边做点小生意,是人生的预备阶段;青年如同夏天,白手起家开始创业;中年如同秋天,硕果累累,成为了美国首富;现在,他就要进入冬天了,他还有机会看 到第二个春天吗?
这次非洲之行让洛克菲勒决定换一种活法。
我怀疑上述故事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洛克菲勒后来的转变是真实的,也实践了这个故事所说出的道理。
我在真业心学理论中也曾探讨过类似的道理,可以用来作这个故事的一种解释:
人生的最大价值,不是赚钱;以赚钱为目的的事业都是伪业,它会牺牲与吞噬作为手段的他人利益和自已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那部分。
人生真正有意义的那部分,是拥有“真业”一一为社会贡献出创造性价值的真正事业,以及宁静地享受自由生活与大爱,这样,事业和人生才能像四季循环一样,持续发展,持续幸福。
洛克菲勒后来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一边学习骑马,学习欣赏音乐,一边将公司管理逐步移交给儿子,自己的工作重心则转向了新事业即慈善事业,进入了新一轮人生的春夏秋冬。
并且他每天大多时候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上午读报与处理工作,午饭前后骑马活动与午休;下午又工作一会儿,然后开车到野外逛逛;晚上听听音乐演奏。
洛克菲勒后来又活了41年。原本被医生判为只能再活5年的他最后活到了98岁。
6. 财富属于上帝我们只不过是管家
洛克菲勒教育他的儿子们,家族的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
1897年,他从公司退休后,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注于慈善事业,捐助范围包括医疗、教育、科研、人文科学等众多领域。
1900年,洛克菲勒捐资创立了芝加哥大学,并亲自出马,四处招揽人才。芝加哥大学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共培养了89位诺贝尔奖得主。
1901年,他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后来发展成洛克菲勒大学,在生物学以及医疗领域享誉全球,培养了24位诺贝尔奖得主。
1903年,洛克菲勒成立“通用教育委员会”,改善黑人教育。
洛克菲勒还向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名校慷慨解囊。
1909年,他成立了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帮助美洲地区消灭了钩虫病,对抗生素的发现也有很大的贡献。
192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不惜代价”,在中国高标准创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是其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北京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还斥资捐助了包括燕京大学在内的13所综合性大学。
他留给世人的最大遗产,不是财富,而是财富观。(东方赢)
我曾问过一些企业家,他们最敬佩的人是谁?他们大多数人回答说是约翰·洛克菲勒。
我很早研究过约翰·洛克菲勒的发迹史,发现他是个白手起家的典型。
洛克菲勒生于一个平民家庭,他在14岁那年,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长大后要成为亿万富翁,二是活到百岁。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他的第二个目标可以说大致实现了。而他的财富则远远超出了第一个目标。
据估算,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美国当年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所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
可见此人是一位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并创造自己命运的人。
1.人格成熟要趁早人生格局要大
有一阵子网络流传一文章“人不成熟的特征”,讲的是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到了成年,还没成熟。一般来说,不成熟的人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征:
1.急功近利。急于要回报,对机会说“不”,不愿付出,总想“一夜暴富”。
2.不敢担当,不主动进取。爱抱怨,怪别人,怪外部环境。
3.不愿改变自己。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洛克菲勒受父母教育的影响,加上生活的逼迫,及自身觉悟高与努力提升素养,较早地摆脱了以上“人不成熟的特征”。
01 见贤思齐,不断锤炼自己
洛克菲勒在少年时期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控制自我。
他经常练习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使之不随意地表现出任何喜怒哀乐之色。每天晚上,他要仔细地反省自己当日的言行举止,稍有感到不妥的言行或思想杂念便马上自行纠正过来。
02 独立、担当、勤奋
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国东北部一个小村。幼年时,曾将别人送他的一对火鸡精心喂养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比他大10岁的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
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办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顺利,第一年就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03 有远大志向
约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学毕业后,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
他的眼界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当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
“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04 打工也像老板一样主动进取
成熟的人,哪怕给别人打工也当做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完成。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还主动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
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
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
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了300美元。
由于表现出色,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较高的收入了。 05 既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
洛克菲勒自己创业做生意时总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时又做事周密细致,言而有信。
合伙人克拉克对洛克菲勒做事仔细十分欣赏,他描述当年的情况说:“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2.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在洛克菲勒雄心勃勃进入商界与他人合作开办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袭击了他们。 当时他们购进一大批豆子,本来可以从中大赚一把,但没有想到一场突然的霜冻击碎了他们的美梦,到手的豆子毁了一半,而且有失德性的供货商还在里面掺加了沙土和细小的豆叶、豆秸。
那笔生意失败之后,他沒有沮丧,沒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当中。为使自己在经营上胜人一筹,他开始宣传自己,通过报纸大做广告吸引了很多潜在的客户上门。 梦想,失败,然后再挑战,再努力,这种精神拯救了他们。那一年他们非但没有受“豆子事件”影响,反而赚到了一笔可观的纯利。
后来他告诫儿子:“记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与挑战,不敢冒险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 “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3. 忍、准、狠不要把到手的好牌打烂了
那时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拥向采油区。 洛克菲勒周围的商人们对这一新的“风口”行业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他去宾州原油产地考察,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洛克菲勒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来到产油地,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他回到克利夫兰后建议大家暂时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供过于求,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战略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连续几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美元,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他与合作者克拉克在石油业务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他们两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广阔,在拍卖公司产权时都不肯放弃他们原来的经纪行在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权,彼此喊价的情景十分激烈。两人从500美元开始叫起,谁出价最高将购得股权。
洛克菲勒已下定决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标价。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他们都意识到此价格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了。
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无力地喊出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喊价“7.25万美元”。克拉克无奈地说:“我不再抬价了,约翰,这股权是你的了。” 26岁的洛克菲勒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经营的第一家石油公司。 他扩大了生产能力使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了百万美元。他的公司成了当地最大的一家炼油公司。
4. 洛克菲勒: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
我在研究跨越式发展的众多企业案例时,发现这些领导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善于运用“30:70整合资源法则”。
依靠超前眼光、超凡魄力与整合智慧,以小博大,最大地利用社会资源,使事业迅速做大做强。
洛克菲勒也是这么一种企业家。他觉得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这种方式扩张速度还不够快。他决心要以更快的速度抢占市场,以获得主宰市场游戏规则制定权的优势。
他在一本刊物上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多德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跨越式发展思想不谋而合,于是想方设法找到作者,以高薪聘请他为顾问。 多德原来干的是律师。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将分散的、各自独立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合并为一个法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原来的各个中小企业老板退出经营,成为新企业股东,新企业由大股东领导。 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论的指导下,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洛克菲勒成为委员长。
在这个“托拉斯”机制下,洛克菲勒釆取软硬兼施策略使全美40多家厂商合并进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19世纪80年代,标准石油公司凭借领先的工艺与资本、规模优势,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后来,为了打开广大的中国市场,它送出去几百万盏油灯,使中国老百姓开始购买和持续点燃标准公司的煤油,被人们称之为“点燃亚洲光明之灯”。
标准公司就这样快速地把石油产品从美国推广到欧洲,又从欧洲销售到亚洲,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5. 四季理论:赚钱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赚钱
如今不少人被金钱与物质绑架,以物喜以己悲,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以命博钱。这种状态,轻则使人抑郁,生活质量下降,重则导致折寿短命。
洛克菲勒曾经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每一天都是在极度劳累中度过的。只要工作起来,他常常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有时候甚至会两天两夜不睡觉。
在他的事业达到高峰的时候,身体却突然垮了。医生诊断出他患有心脑血管病和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医生表示无药可救,最乐观的估计,洛克菲勒活不过48岁。
一天,公司需要派人去非洲考察。洛克菲勒决定亲自去,于是便带着随从去了非洲。
正是这次非洲之旅,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在路上,他们的车陷入了泥坑中。洛克菲勒和当地的导游去寻找帮助。他们走进了附近一个村庄,发现那里的人都在休息。
洛克菲勒表示,只要能帮他把车弄出来,就给他们很多钱。
没想到,那些人拒绝了。导游告诉洛克菲勒,原来,当地人认为当时是冬天,所以不要钱。洛克菲勒不明白冬天和钱有什么关系。
导游解释说,这里的人非常信仰大自然的规律,认为,既然庄稼是春种、夏耕、秋收、冬藏,那么人类也应该是这样。
春天要开始种庄稼,做打猎的准备;夏天要侍弄庄稼;秋天开始收割庄稼,打猎;到了冬天,他们就不再出去干活了,一边把多余的生活物质分享给其他缺乏的人,一边享受闲逸生活。
洛克菲勒有些鄙夷地说:“难怪他们不会成为富人。要做富人,一定要努力,要勤奋。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都要辛勤工作。”
当地居民听了翻译,鄙夷地看了洛克菲勒一眼,说了一段话。导游告诉洛克菲勒,他们觉得他为了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放弃了很多体验人生的机会。
他们的一生由很多个春夏秋冬组成,而洛克菲勒的一生只有一个春夏秋冬。他们还警告洛克菲勒,如果再不改变人生态度,恐怕连体验第二个春天的机会都没有了。
洛克菲勒深受震撼。
他回顾前半生:年少如同春天,边上学边做点小生意,是人生的预备阶段;青年如同夏天,白手起家开始创业;中年如同秋天,硕果累累,成为了美国首富;现在,他就要进入冬天了,他还有机会看 到第二个春天吗?
这次非洲之行让洛克菲勒决定换一种活法。
我怀疑上述故事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洛克菲勒后来的转变是真实的,也实践了这个故事所说出的道理。
我在真业心学理论中也曾探讨过类似的道理,可以用来作这个故事的一种解释:
人生的最大价值,不是赚钱;以赚钱为目的的事业都是伪业,它会牺牲与吞噬作为手段的他人利益和自已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那部分。
人生真正有意义的那部分,是拥有“真业”一一为社会贡献出创造性价值的真正事业,以及宁静地享受自由生活与大爱,这样,事业和人生才能像四季循环一样,持续发展,持续幸福。
洛克菲勒后来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一边学习骑马,学习欣赏音乐,一边将公司管理逐步移交给儿子,自己的工作重心则转向了新事业即慈善事业,进入了新一轮人生的春夏秋冬。
并且他每天大多时候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上午读报与处理工作,午饭前后骑马活动与午休;下午又工作一会儿,然后开车到野外逛逛;晚上听听音乐演奏。
洛克菲勒后来又活了41年。原本被医生判为只能再活5年的他最后活到了98岁。
6. 财富属于上帝我们只不过是管家
洛克菲勒教育他的儿子们,家族的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
1897年,他从公司退休后,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注于慈善事业,捐助范围包括医疗、教育、科研、人文科学等众多领域。
1900年,洛克菲勒捐资创立了芝加哥大学,并亲自出马,四处招揽人才。芝加哥大学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共培养了89位诺贝尔奖得主。
1901年,他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后来发展成洛克菲勒大学,在生物学以及医疗领域享誉全球,培养了24位诺贝尔奖得主。
1903年,洛克菲勒成立“通用教育委员会”,改善黑人教育。
洛克菲勒还向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名校慷慨解囊。
1909年,他成立了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帮助美洲地区消灭了钩虫病,对抗生素的发现也有很大的贡献。
192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不惜代价”,在中国高标准创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是其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北京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还斥资捐助了包括燕京大学在内的13所综合性大学。
他留给世人的最大遗产,不是财富,而是财富观。(东方赢)